青岛一套“百年学区房”刷屏!12平米卖了84万“12.35平米!84万!”近日,青岛市南区一套每平方米售价超过6.8万元的二手房成交信息刷屏朋友圈。由于该房屋太过“老破小”,引发不少网友吐槽“像个茅草房”。
据了解,这处二手房建成时间约为上世纪20年代,至今已近百年,因其学区价值,挂出后第三天便被买走。
房源照片显示,房屋为一间破旧的平房。房屋的低颜值引发网友热议,有人调侃“像个茅草房”、“可当古董收藏了”,也有人质疑房源真实性。
有网友指出,学区房的身份弥补了房子“老破小”的缺点,“用完学位卖掉即可,万一赶上拆迁改造更合算,买这个学位的又不会住进去”。
经手该房的经纪人齐女士表示B体育官方网站,房源在中介挂牌时间是24日中午,随后她在朋友圈转发了房源信息,买家主动与她取得联系,25日看房后,26日支付定金。
齐女士说,虽然从挂牌到买家接盘只用了3天时间,不过这套房子此前也有一些小中介在推介,从她掌握的情况看,该房源“进入市场已经有两三个月的时间”了。
该房屋位于市南老城区一处院落内的东南角,为独立平房,院内还有一个二层居民楼。这处房屋更像是一处临时房,外墙转角处的水泥立面已经出现部分破损,红砖裸露。
12多平米的空间分为卧室、卫生间、厨房三个区域,地面铺设了塑料地面革,厨房和卫生间区域铺贴了瓷砖。此外,还安置有床、吸油烟机、空调等简单家具家电。
“我们这个院的房子应该是上世纪二十年代建的。”居民郑女士表示,目前居民楼内有四户住户,都是“坐地户”。
“这个房子已经空置一年了,之前是租客居住,每月租金大概400元。”负责维护该处房源的中介工作人员任春震说,这类房源在老城区很多区域并不少见,“周边都是这种老房子,1949年办证后,作为居民住宅虽然看上去又破又旧,但都手续齐全,有商品房房产证”。
但由于地处学区,该二手房所在区域内分布着不少中介门店,而这些门店外宣传栏的售房信息区域,“学区”、“落户房”为主推房源,且不乏房屋年代信息显示为“49年”的老房子。其中,面积为15平方米左右的房源,挂牌价多在95万元以上。
今年5月30日,市南区教体局官方在对学位预警政策的解答中明确表示,2020年市南区学位预警的学校是青岛莱芜一路小学和青岛市市南区实验小学。
2021年,对以上两所学校学区登记入学的市南区户籍适龄儿童,2020年7月1日前落户,符合入学政策的,由学区学校安置;2020年7月1日后落户,符合入学政策,进行区域统筹安置。
中介齐女士坦言,学区价值对于家长来说的确是该处房源的核心卖点,招生政策虽然对于市场活跃度有一定作用,但是之所以能快速成交,最重要的还是价格。“现在家长对于学区房的选择也比较理性务实,这套房相比同类房源成交价格要便宜5万左右。”
齐女士从事二手房中介已经7年多,也操作过很多老城区的学区房,因为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刚需”属性,购买学区房的家长通常会提前准备,一般选择在孩子入学前两三年瞅准机会入手,“像这套房子的买家,孩子还要过两年才入学。”
今年上海全面实施公民办学校同步招生、民办学校报名超额则100%摇号。北京推行的“六年一学位”“就近入学”,以及“多校划片”等政策,今年将实现全覆盖。这些一线城市的学区政策变化,对全国学区房而言,更像是一种信号,具有示范意义。有意思的是,新政没有让学区房迅速“降温”,反而短期内刺激了二手房交易。3月份上海成交房源中,市中心一套不足30平方米、对口某第一梯队小学的老房子,每平方米均价超16万元。
原本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不搞重点学校、不搞重点班级,让教育资源更加均衡。如今,没有了民办学校的“竞争”,没有了“精准”对应的名校学区,家长们择校更加“理智”,结果公办学校得到更多青睐,“学区房”的热度依然不低。
从房产投资角度看,学区房的流动性比其他二手房要好很多。即便学区的划分存在不确定性,只要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没有变,学区房溢价依然会是房地产投资分化的重要原则。但如果把学区房看作“赌上孩子未来”的教育投资,性价比可能就没有那么高了。重视教育,中国很多家庭都如此,但如果没有那么好的经济条件,对学区房过度投资,作为孤注一掷的赌注,风险未免太大。
学区房,用市场化的方式网罗了一批相对来说能力突出的人,从人际资源看,对孩子成长无疑助力良多,但这只是增加了孩子“学有所成”的几率,不是教育的全部,也承载不了一个家庭对孩子的全部祝福与期待。
从根本上说,学区房也并不是缓解教育焦虑的一味良药。多数家长教育焦虑的根本原因,不是买不起学区房,而是无法确定孩子学有所成的愿望会不会实现——“为了娃住在厕所大小的单间,什么时候是个头?” “多校划片,我的学区房白买了吗?”
从一系列对学区房的控诉中可以看出,对孩子未来发展无法把控的无力感,才是家长焦虑的根源。简单来看,解决之道无非两种,一种是放弃不切实际的执念,另一种则是提高成功率和可行性。但无论是哪一种方式,解锁之法放在孩子身上,不如放在自己身上。对孩子的未来患得患失,不如对“更好的自己”的求索来得更有把握。(整理自半岛都市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